上禮拜拿到新換發的居留證時,才覺得不知不覺來這裡兩年了啊!突然覺得很感慨,再加上目前還是找不到工作,只好來跟大家分享在德國留學我學到的十件事。{以下純粹分享生活在兩年當留德華所學到的事與一些感想,希望可以帶給想要給來德國留學或交換的人一些幫助}
1. 學會對自己負責
很多人大概都覺得留學國外有許多優點,看似玩不完的歐洲啊!美好的旅行啊!天天開趴踢啊!優渥的薪水!公司福利各種放假!頂尖商學院的學校資源!德國的菁英教育啊!.......
不過作為一個碩士生,不是純交換生,所以更能深切的體會到,語文,環境,文化,從小的讀書習慣,絕對一開始都會是個問題。這裏老師是不管你上不上課的,一大半的科目final 就是100%所以你要考的過就好。然而這也帶來很大的風險,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然後想想這樣每次考就是一整本,一科可能就有400頁的ppt,想想台灣的期中考就把前半本考掉了!
德國公立大學都是幾乎免學費的,不過要享受到高等教育不是這麼好過的,老師是會當人的。相較於台灣的大學,以前大家都笑稱“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 ”。前鬆後緊的歐洲教育就是逼著孩子長大後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不過作為一個碩士生,不是純交換生,所以更能深切的體會到,語文,環境,文化,從小的讀書習慣,絕對一開始都會是個問題。這裏老師是不管你上不上課的,一大半的科目final 就是100%所以你要考的過就好。然而這也帶來很大的風險,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然後想想這樣每次考就是一整本,一科可能就有400頁的ppt,想想台灣的期中考就把前半本考掉了!
德國公立大學都是幾乎免學費的,不過要享受到高等教育不是這麼好過的,老師是會當人的。相較於台灣的大學,以前大家都笑稱“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 ”。前鬆後緊的歐洲教育就是逼著孩子長大後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我的保加利亞室友曾跟我在我們學校,他們法律系1/4的人是不能如期畢業的,一開始的反應就是“Really? 真的嗎?”
這也導致很多歐洲人可能蠻老了也還是學生,除了有些商學院的是積極參與交換跟實習來豐富自己的人生,基本上也是因為技職教育體制的不同,還有因為他們要大學畢業跟碩士畢業可沒這麼容易。
這也導致很多歐洲人可能蠻老了也還是學生,除了有些商學院的是積極參與交換跟實習來豐富自己的人生,基本上也是因為技職教育體制的不同,還有因為他們要大學畢業跟碩士畢業可沒這麼容易。
剛來這裡的時候,曾經也很低落,少了那種當初交換的開心感。原以為還可以偷偷休息旅行還可以大喝啤酒,原以為不會待在圖書館,下課會常常去party去shopping
原以為Gmat已是地獄深淵,出去念了之後,才覺得當初補習班老師說gmat只是在打底,測速度測邏輯測數學測語言,這些都是大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必備的特質,等你出國真的念了研究所之後才是考驗的開始。而且你完全不用等待挑戰,第一個月就開始你用全英文上這些深奧理論跟個體經濟學,聽懂了80%覺得ok,後來就叫用英文寫marketing plan,一堆小組case study,各種口頭報告,當你覺得你撐完了這些。Finals就來了,一個小時十幾二十頁的考卷,一個學期五六個期末考試,就是要讓你寫不完讀不完圖書館待不完。很抱歉我在台灣的時候只寫過三小時五頁的中文考卷,全英文寫根本來不及檢查文法,而且詞彙句型亂七八糟,肚子拉了好多次的期末們,一眨眼這學期就結束了。
才發現托福跟gmat都是在磨你的毅力而已,在這裡要跟外國人比成績,找工作,一起討論溝通才是這馬拉松賽的開始,但千萬不要放棄,常常要告訴自己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就算得到的是不怎麼樣的成績,但至少自己學到了不少,學到了每次的勇敢開口表達,就是讓自己進步的開始。
在德國實習的日子裡,發現德意志民族真的是勤奮的民族,認真卯起來工作然後也不玩手機,或許也是閱讀的習慣讓一個國家能夠非常強大。台灣人大概很羨慕德國不加班的生活,但是在德國人上班的時候,他們的態度是非常專注的。但是台灣也是有令人想念的下午茶文化。
而在大學裡,大概很難想像我們學校圖書館大概八點開門前,排隊的人跟你跨年擠捷運的人一樣多,這種對於工作或是課業認真的態度是我在德國兩年不僅看到而且希望自己能夠學習的,也就是臉書少一點,其他的書多一點。但是他們喝起啤酒,趴踢起來,大概瘋的程度也不會輸你的。So, why not work hard and play harder ?
為什麼這樣說呢?以觀察我男友還有一些我的德國的朋友來看,我覺得德國人很講究品質,或是耐穿性,路上大概你大概很少看到人們在比穿在身上的行頭。大部分人談論的都是旅行,跟一些時事,你大概很難聽到我新買了哪個名牌包或哪個昂貴的衣服。就以我男友來講,常常在我談論到我想買便宜的ikea 家具或是一些fast fashion的外套,他就會說我寧願買300歐的椅子坐十年,我寧願買300歐的外套穿個五年。覺得這樣好像也有些道理。在這裡生活久了也覺得自己的購物慾比台灣下降好多(雖然打折季的時候也是常常失控),但也好像學到寧願多花一點錢在旅行充電上,或是買好品質的東西。
原以為Gmat已是地獄深淵,出去念了之後,才覺得當初補習班老師說gmat只是在打底,測速度測邏輯測數學測語言,這些都是大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必備的特質,等你出國真的念了研究所之後才是考驗的開始。而且你完全不用等待挑戰,第一個月就開始你用全英文上這些深奧理論跟個體經濟學,聽懂了80%覺得ok,後來就叫用英文寫marketing plan,一堆小組case study,各種口頭報告,當你覺得你撐完了這些。Finals就來了,一個小時十幾二十頁的考卷,一個學期五六個期末考試,就是要讓你寫不完讀不完圖書館待不完。很抱歉我在台灣的時候只寫過三小時五頁的中文考卷,全英文寫根本來不及檢查文法,而且詞彙句型亂七八糟,肚子拉了好多次的期末們,一眨眼這學期就結束了。
2. 勇敢開口,講出表達意見
做報告的時候又深深有感了,我們學校德國同學英文都超流利意見又很強,第一學期常常有一種感覺,就是講不過他們。而且有種如果組內有德國人在,可以少出一點力的感覺,大部份我遇到的德國人都很負責,做事絕對不馬乎,積極表達意見,而且在乎表現,彷彿在職場競爭工作一樣。才發現托福跟gmat都是在磨你的毅力而已,在這裡要跟外國人比成績,找工作,一起討論溝通才是這馬拉松賽的開始,但千萬不要放棄,常常要告訴自己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就算得到的是不怎麼樣的成績,但至少自己學到了不少,學到了每次的勇敢開口表達,就是讓自己進步的開始。
3. 認真工作,玩起來喝起酒來比誰都瘋
在德國實習的日子裡,發現德意志民族真的是勤奮的民族,認真卯起來工作然後也不玩手機,或許也是閱讀的習慣讓一個國家能夠非常強大。台灣人大概很羨慕德國不加班的生活,但是在德國人上班的時候,他們的態度是非常專注的。但是台灣也是有令人想念的下午茶文化。而在大學裡,大概很難想像我們學校圖書館大概八點開門前,排隊的人跟你跨年擠捷運的人一樣多,這種對於工作或是課業認真的態度是我在德國兩年不僅看到而且希望自己能夠學習的,也就是臉書少一點,其他的書多一點。但是他們喝起啤酒,趴踢起來,大概瘋的程度也不會輸你的。So, why not work hard and play harder ?
4. 講求品質,不崇尚名牌
為什麼這樣說呢?以觀察我男友還有一些我的德國的朋友來看,我覺得德國人很講究品質,或是耐穿性,路上大概你大概很少看到人們在比穿在身上的行頭。大部分人談論的都是旅行,跟一些時事,你大概很難聽到我新買了哪個名牌包或哪個昂貴的衣服。就以我男友來講,常常在我談論到我想買便宜的ikea 家具或是一些fast fashion的外套,他就會說我寧願買300歐的椅子坐十年,我寧願買300歐的外套穿個五年。覺得這樣好像也有些道理。在這裡生活久了也覺得自己的購物慾比台灣下降好多(雖然打折季的時候也是常常失控),但也好像學到寧願多花一點錢在旅行充電上,或是買好品質的東西。5. 生活技能是我們從小就學會
說實在的我在台灣煮菜的次數大概用手指頭十根數得出來,在這裡卻是過著要天天煮的生活,因為三餐老外的習慣這裡是不可能發生的,大概一個月後就會瀕臨破產。所以在德國就很常打開阿基師看著做或是學著各種食譜,然而德國人好像就是隨便義大利麵都可煮得有模有樣 ,蛋糕甜點也是從小爸媽就教著做的,搞得我每次都自嘆不如。在台灣這麼一個方便的國家,我們習慣家裡有問題就叫水電工,懶得煮菜就叫外送。但在德國,看到男友自己架桌子拿水錶來量的時候,自己拿電鑽裝燈,或裝修各式各樣的東西的時候,提著Bosch的工具箱就馬上變身為水電工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那些都是我從小沒學會的生活技能。
6. 尊重小孩,自由教育
在德國,你大概很少看到爸媽對小孩又打又罵。就算孩子跌倒後,你也看到德國父母就等著孩子自己爬起來。火車上的小孩常常大聲吵鬧,但他們的父母好像就是放任他們的自由叫喊,偶而提醒他們要小聲,從沒看見一個爸媽打他們或大聲叫罵他們閉嘴。講到學才藝也是,這裡的爸媽好像不會逼小孩去學才藝,上一堆有的沒的課程,所有小孩都有機會選擇自己要不要學習,而不是從小被逼著去補習班或是上一些先修課程。
7. 對事物的好奇心與國際觀
發現德國人很博學多聞的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他們喜歡讀新聞的關係。我說的不是只讀好萊塢明星的花邊新聞,或是台灣的那種灑狗血的八卦新聞,是真正了解這世界上發生些什麼事。電視台像ZDF或是ARD 都也常常播著很多紀錄片,如果想要精進德文覺得可以從這裡下手。8. 什麼事都慢慢來:培養耐心的重要性
講到耐心,我覺得都是德國培養起來的。在台灣好像都是做得快才是好,常常不知道在窮忙什麼。但在德國以德鐵遲到的頻率來講,我如果需要轉車,錯過一班再等下一班就要等30分鐘左右,這時候在台灣可能可以叫taxi或是uber,但是在德國,通常我在這時候都會很生氣,但眼見其他德國人就會相視而笑,好像是不遲到的火車就不正常了!他們也只好在那等啦!而且常常看醫生或是剪頭髮也是要預約,然後下一個預約可能是兩三個禮拜後,或是妳可以排現場等個兩小時。還有延簽的時候也是常常動不動就是等了一個小時以上,這裡的人都是不慌不忙,也不太會露出很不耐煩的臉,要是台灣的話感覺早就打客服客訴了,打從心底認真佩服德國人的耐心。
9. 環保節能還是由你我做起
如果說來到德國最欣賞他們的一件事,我會說是環保節能。相當於台灣十幾倍大的德國說2020要全面廢核,這絕對是不得不豎起拇指的啊!靠著汽車還有各種高品質工業,沒有在歐債危機倒掉的德國,在這裡第一件學會的事就是收集瓶子拿去超市回收換錢,因為德國的很多水瓶飲料瓶你在買的時候都會付deposit,要努力落實回收才拿回的了當初多付的錢。很多同事都不開燈的上班,因為透過窗戶照進來的光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垃圾分類又是一門超大的學問了,多元到不行的垃圾桶,雖然一開始真的覺得很頭痛,但我學到環保節能是從生活小處,而且是要由你我來做起的。
10.對多元民族的包容與接納
大概一年前當難民大批來到德國時,我看到一則新聞,一則很讓我感動的新聞,就是當時的德國人高舉 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 (歡迎來到德國)的牌子來迎接難民。常常覺得德國之所以讓人心生羨慕是因為他是一個多元包容的國家。雖然德國安全上也在大批外來民族湧入後出現很多問題,但是常常也覺得難民不是恐怖份子!他們只是戰爭下受害的一群人。在實習的日子也常常看到一些部門有來自阿富汗的難民,其中還有個難民對我說,他花了三個月逃亡才好不容易來到這裡。在台灣生活真的很安全,我們大概很難想像戰爭給予人們帶來的影響。
我的德國朋友們有些也會自願當義工教導難民德文,好讓他們能夠快速融入這個社會。
雖然這個過程絕對是辛苦而漫長的,有時候一些社會事件發生也讓德國人質疑這個政策的可行性,但我還是很慶幸能夠看見多數德國人對於外來民族的包容與接納。
以上是我覺得我在德國學到最受用的十堂課,然後其實很多人都會覺得能夠在國外生活就是一個爽字,或覺得歐洲很美很童話,我只想說這夢想國度中是充滿殘酷現實面的。但
不要忘記真的除了我們自己,没有人可以左右我們的人生,有時候只是需要更多勇氣,去堅定自己的選擇。所以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回頭,因為堅持不堅持也是一種習慣。
加上交換已經總共在德國過了三次啤酒節跟聖誕的我,花了兩年才默默覺得這裡像是自己的第二個家。但還是會感受到畢竟不是在自己母語的國家,交朋友或是在職場打滾都是不容易的,不過也很感謝一路上都有結交到一些很棒的朋友,讓我可以慢慢的不討厭這裡,比較不想家。
0 Comentarios